​闽北寻龙记|“龙”舞欢腾,舞出浓浓年味

2024-02-14 08:00:15 来源: 闽北日报 作者: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标志。龙舞,也称“舞龙”,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多样。

闽北各地也在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积淀中,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龙舞技艺,为传统节日尤其春节,增添不少节日热烈的气氛,催人振奋。同时,“龙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

“炸龙节”

顺昌田溪炸龙节(李旭 摄)

每年正月二十四的“炸龙节”,顺昌县洋墩乡田溪村里张灯结彩,盛装迎客,热闹非凡。“炸龙节”当晚,家家户户在大门前都燃起熊熊火盆,并带上竹板“户出一人”到村西头的大乾寺集合接龙,舞龙人个个全副武装,围观者向其投鞭炮,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象征日子越“炸”越旺。这项民俗活动表达和传颂了村与村先民友善往来、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世代村民崇祖报德的信俗信仰,承载着一种浓浓的家乡情记忆,也丰富了地方的精神文化生活。2014 年,经顺昌县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闽北“板凳龙”

“板凳龙”也称作“烛桥”,因其一般在夜晚山乡田野间“行走”,像一座灯桥而得名。闽北“板凳龙”民俗活动时间主要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活动形式为以每户一板花灯,一般有七、八十板至一、二百板,板为木板,上扎糊精心制作的花灯三盏,板下安一木棍,便于肩扛时手握。要游灯时,先集中每户板灯于特定场所(一般在晒谷坪或大坪),将每户板灯相连接,然后在鼓乐、鞭炮和土铳声中浩浩荡荡游灯,在夜空下犹如蛟龙腾空,蔚为壮观。闽北“板凳龙”民俗活动以建阳黄坑、延平樟湖、顺昌大历等地开展为多,不但增添了当地节日气氛,还因其以户为单位出灯而又连接一起出游,增进了相邻互助和睦,共同祈愿风调雨顺、地方平安、五谷丰登。

灯舞(五夫龙鱼戏)

武夷山市五夫龙鱼戏原为莲鱼戏,始于五代,兴于两宋,原为乡人迎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俗活动。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的朱熹喜登进士后,乡人在“莲鱼戏”的基础上,添入“鲤鱼跳龙门”的内容,鼓励后生向朱熹学习衍化而来。此后,每逢乡中士子中举和应试入贡,乡民都要舞“龙鱼戏”以示庆贺,这一千年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据大清乾隆五年《五夫龙鱼戏要略》记载:龙鱼戏表演过程为:第一节为连年有鱼,主要由“游鱼、采水、绕鱼、扎辫子”等情节组成。第二节为群鲤斗乌龙,主要由“乌龙现身、乌龙搅局、群鲤斗乌龙”等情节组成。第三节为鲤鱼跳龙门,主要由“鲤鱼跳龙门、大鲤变龙鲤、龙鲤战乌龙”等情节组成。第四节为登科及第贵盈门。主要道具有:高照恭灯、牙旗灯、莲花灯、鲤鱼灯、龙鱼灯、黑乌灯、水纹灯、龙门灯等。五夫龙鲤文化遗存丰富、龙鱼戏在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反映在五夫的建筑构件上,现保存的兴贤书院、古民居的砖雕、斗拱、门档等建筑构件上都刻有精美砖雕的龙鱼、鲤鱼跳龙门等图案。2011年,灯舞(五夫龙鱼戏)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将石神龙会

神龙会是邵武市肖家坊镇将石村在元宵期间举行的民俗活动。元宵夜至元宵翌日,人们抬出扎制的旱龙船和当地民间信奉的三位神灵巡游,这个活动当地人称之为“神龙会”。元宵节普遍有舞龙灯活动,但将石村传承的却是一种奇特的龙——旱龙船。旱龙船具有龙头、龙身、龙尾,但龙身呈船形,龙首船身,所以叫做“龙船”。因这“船”是不下水的,所以叫做“旱龙船”。农历十四晚,村中青壮年男子将作为“龙骨”的毛竹“请”入吴氏宗祠,关闭大门,闲杂人员不得入内。其扎制需50至60人参加,均为男性,老中青都有,分成扎龙身、龙头、龙尾和制作彩饰等几个组,各组同时进行,局部扎制成型后进行拼接组合。直至拂晓时分完成扎制装饰,举行开光仪式, 神铳三响,大门开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早早守候在门外的男女村民带上三牲供品和炮、烛、香,蜂拥而入,焚香燃烛,虔诚膜拜。元宵夜,司仪一声号令“出宫,起码”,神铳九响,锣鼓唢呐喧天,鞭炮轰鸣,腰系红布带的数十名壮汉抬出“神龙”和“大阳公” 等三位神祗出宫,由两支火把引领,在村中街巷巡游。巡游三圈完毕,经主祭师作祈祷,神龙被送往将石溪下游焚化,意为神龙升天。三位尊王仍抬回祠内安坐,进行拜“宿夜忏”的祭祀仪式。元宵翌日下午,人们抬着三位神祗送回狮子岩的“三王殿”,三位尊神归宫,整个活动宣告结束。2012年,将石神龙会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龙灯舞

延平区王台黄氏宗祠组织的黄龙龙灯队,始成立于清同治年间,有160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已至第六代。由于所辖王台村,又称王台黄龙龙灯队。在延平区王台镇,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起至十五都要举办隆重的“龙串农家”民俗活动。旧时,王台有上、中、下三坊,每坊都有舞龙队的民间组织,组织舞龙的训练和活动。舞龙活动最盛时期,王台龙灯发展到了十余条同时出迎,尤以红、黄、青、绿、紫五条龙灯为最,其仪式十分庄重,气氛十分热烈,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稻草、芭蕉扎成龙,称“稻草龙”“香线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王台龙灯小孩稻草牵”之赞语。然而,王台龙灯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文革”期间被当作“封资修”产物停止演出。1998年,王台仅有黄氏宗祠的黄龙龙灯恢复活动,继承龙灯出迎等一整套吉祥礼仪,并在舞龙技艺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还组建了女子舞龙队和儿童舞龙队。2012年,王台镇黄龙灯舞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闽北日报(吴建琼 蒋雪娇 整理 素材来源南平市非遗数字平台,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杨希希]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大武夷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拥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稿费说明】对本网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证明其著作权,请第一时间主动联系我网,我网将按照《闽北日报》的稿费标准给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费,我网则立删除该作品。如第一时间,未能联系我网(需提供手机联系通话记录和邮箱版权申明邮件),视为默认我网刊载作品,我网对作者提请撤稿之前的版权诉求,概不负责。
 【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7楼。电话:0599-8868501、18650668593。邮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福建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113330003] 闽ICP备202201140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8868501 举报邮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扫黄打非举报电话:12390
  • 单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梅峰路45号报业大厦7层 广告热线:0599-8868501